制圖:李斌(即夢AI)
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近日公布的“2025粵港澳大灣區產才融合發展報告”顯示,今年上半年大灣區招聘職位數占全國總招聘職位數12%,具有較強的就業吸納能力。深圳、廣州發揮了巨大的經濟引擎作用和人才聚集效應,其中,深圳招聘職位數在大灣區占比為35.2%。
招聘增速亮眼產業
集中于“現代服務”等
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聯合智聯招聘發布“2025粵港澳大灣區產才融合發展報告”顯示,具體來看,深圳、廣州招聘職位數在大灣區占比分別為35.2%、31.8%。穗深地區擁有眾多知名行業巨頭企業,人才需求量較大。除此之外,東莞、佛山招聘需求也較多,是區域內吸納勞動力的重點城市。
智聯招聘數據顯示,大灣區當前招聘增速亮眼的產業集中于“現代服務”“新一代信息技術”“現代物流”“先進制造”等行業領域。深入城市維度可發現:各城市依托資源稟賦與戰略定位,實現協同與差異并存的發展模式,既避免同質化競爭,又通過城市互補放大集群效應,促進“灣區一盤棋”高質量發展。
養老/看護職位
需求同比增120.9%
具體來看,2025年上半年,深圳的養老/看護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需求分別同比增長120.9%、16.5%、9.1%。深圳市民政局數據顯示,截至2024年底,深圳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和老齡化社區長者服務站覆蓋率已分別達到85%和80%。這一發展態勢催生了大量專業照護、康復治療等人才的需求。同時在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背景下,深圳市依托眾多龍頭企業,推動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領域發展,迸發出巨大活力。
人工智能行業中,銷售工程師(2.9%)、銷售顧問(2.1%)、大客戶代表(1.6%)等業務拓展崗招聘職位數占比較高,反映出行業商業化落地加速,市場拓展及客戶資源的需求強烈。同時,硬件工程師、嵌入式軟件開發、機械工程師招聘占比均為1.6%,且算法工程師招聘薪資高達24799元,凸顯其在領域內的關鍵技術地位。由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相關政府部門主導的《2024年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》顯示,2024年,廣東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800億元,人工智能核心企業1500家。這為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,帶動了相關崗位的需求。
機器人算法招聘
職位數增速為32.0%
再來看機器人產業,2025年上半年,機器人調試工程師、機器人算法的招聘職位數增速分別為53.0%、32.0%。一方面,大灣區汽車制造、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爆發,催生大量機器人相關崗位;另一方面,大灣區憑借深圳人工智能產業園、廣州機器人產業園等載體,正加速集聚算法領域的高端人才,為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遷奠定基礎。
總體來看,大灣區的流入人才與區域重點布局的先進制造業、新興產業等領域的招聘需求高度契合,產才融合程度較高,體現出區域產業與人才結構之間的良好匹配。
深圳、廣州的人才來源中,互聯網/電子商務行業占比突出,分別為8.0%和7.8%,較大灣區整體高出將近3個百分點。深圳、廣州的數字經濟應用場景較為豐富、互聯網企業密度高,是大灣區數字經濟人才的核心引力場。